分类 钱币收藏 下的文章

本文转自湖北一品

银元的模具由上模、下模、齿圈模组成。加工银元时下模不动作,齿圈模套在下模上,当币胚被抱钳推进由下模和齿圈模构成的币腔时,上模开始工作,向下以160吨的冲击力将币胚冲压成银元,冲压成后,上模升上去,下模上顶,将冲压好的银元顶出齿圈模,抱钳将银元夹走,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完成。

银元之溢银

有不少银元冲压完成后在钱廓处形成一层夹层,这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溢银现象。其出现有两点原因:

1、币胚下料时不是精准的26。67克,而是超过了这个重量,有的达到了27。3克。

2、上模的压下量调下过大,造成形成银元的币腔空间变小,制出的银元变薄。

这两种情况都会出现同样一个问题,当币腔一定时,银料会产生多余的现象,但是在160吨的重压下,固态的银料会象水一样流动,上面有上模控制不能跑出,下面有下模控制不能跑出,四周一圈是齿圈模也不能跑出,唯一能跑出的就是上模与齿圈子之间的缝隙,还有下模与齿圈模的缝隙,当多余的银料从这两处缝隙处溢出时,就会产生溢银现象。

溢出的银料也不会到处乱跑,同样会被上下模的平面控制在银元钱廓面上,形成象夹层的东西,银料只有在相当大的重压下,才会形成这种固态的溢出现象,高仿银元中很少见到有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还是高仿的加工压力还达不到160吨的冲击压力,就是达的到压力要求,也会造成制假成本太高而赚不到钱,再则制假者的水平还不能达到三种模具同时工作而可以让银元安生脱模的本事,因齿形的原因,制假者不能够一次脱模,而是先加工币面,再加工边齿,分两步加工,自然也不可能出现溢银现象,银料就是有多余也不会产生溢出被压平现象,因为此时上下模根本不存在币面,制假者是分开模具加工的,这也可以成为鉴定银元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我就曾在高仿银元中见过溢银,可能真币与假币的溢银不一样吧。